近年来,由于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频发,与之密切相关的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政策的重视。然而,虽然该政策进一步规范了家庭教育,但大多数父母仍然没有能力接受家庭教育。因此,家庭教育导师大行其道,相关备考课程成为培训机构营销推广的新宠。在“依法带娃”的时代,家庭教育导师真的前途一片光明吗?
一是青少年心理问题突出,家庭教育受到关注。
往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促进法》开始正式实施,这是我国关于家庭教育的专门立法。自此,“依法带娃”时代到来,家庭教育正式从“家事”上升为“国家大事”。
是家庭生活的一个阶层,父母是孩子的老师。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性格塑造和能力培养有着深远的影响。
然而,近年来,由于社会压力的加剧,很多家长忙于工作,无暇关注孩子生活中需要的陪伴、引导和情感支持。再者,随着青少年文化的变化,很多家长和孩子缺乏共同语言,代沟更加明显,交流越来越少。面对日益严重的家庭亲子关系问题,大多数家长都不知所措。
根据Jane和One心理学联合发布的《往年中庭教育白皮书》的调查,约58%的家长表示缺乏有效的教育方法,通过感觉来教育孩子。此外,没有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陪伴孩子,亲子沟通不畅也是家长面临的重要问题。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基础性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家长长期忽视或无助的家庭教育也导致了一系列与青少年成长相关的社会问题,比如青少年犯罪问题明显,青少年抑郁率不断上升。
往年6月1日,上级发布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往年)》(简称“白皮书”)显示,近两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比例有所上升。白皮书披露的数据显示,往年至往年,14至16岁未成年人被审查起诉的人数分别为5890人、5189人、4695人、5445人和5259人,分别占被审查起诉未成年人总数的9.97%、8.71%、8.05%、8.88%和9%。
此外,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根据《***国家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 ~ 2020)》数据,往年青少年抑郁症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症为17.2%,重度抑郁症为7.4%。
这些数字不仅伤害了父母的心,也给了社会警示。关注儿童内心健康,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更为迫切。
根据《家庭教育促进法》,家庭教育的概念界定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道德品质、知识技能、文化素养、生活习惯等进行培养、引导和影响,以促进其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促进法》也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在孕期和未成年人进入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幼儿园、中学等重要时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能力。
从这些规定中不难看出,强调了重视家庭教育和加强家庭教育管理。在政策的利好下,培训市场的各个机构也在努力与家庭教育建立更多的联系。
二是“依法带娃”时代来临,家庭教育导师大行其道。
随着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家庭教育导师被包装成一个有前途的职业。与此同时,培训市场的家庭教育相关服务供给也在逐步增加。目前,家庭教育指导师的相关课程已被许多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纳入业务范围。此外,一些面临转型的培训机构也将家庭教育作为重要关注点。
不仅如此,在班级培训广告营销被政策监管推后,与家庭教育导师相关的备考课程正成为培训行业营销推广的新宠,频频出现在朋友圈、微博等平台。
从各类培训机构对家庭教育相关课程的定位来看,一种是入门0元课程或100元左右的低成本课程,主要介绍家庭教育行业现状和家庭教育导师的准备事项。另一个是完整的备考课程,定价2000 -4000元。这些课程的理论知识大多涉及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传授的操作方法大多包括沟通方法、教育方法、情绪管理、亲子关系解读等家庭互动中必备的技能。
为了吸引更多人体验课程,培训机构对于家庭教育导师课程的宣传策略大多是“激发薪资潜力”、“高薪自由职业者”等,同时营造“早、快报名”的氛围。不仅吸引了一批想另谋高就或找副业投资的人,也吸引了很多想学好家庭教育方法的家长的关注。
据相关培训机构工作人员介绍,随着《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家庭教育指导员的咨询量大幅增加。
在各大招聘网站上,我们也可以检索到大量的家庭教育导师招聘信息。这些岗位的职责主要包括儿童心理健康咨询、与家长沟通、向家长讲解。在工作要求方面,经常提到的是要有教育方面的经验,或者教育、心理学等专业背景。但这类帖子很少提到需要“家庭教育指导员证”。
文章标题:被炒成“数百万需求的高薪职业”家庭教育指导师值得吗
本文地址:http://cdn-hunan-blkg-ziyuan-woniu.55px.com.cn/show-65309.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中职学校招生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中职学校招生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联系邮箱:dashenkeji8@163.com,我们将在第 一 时 间进行核实处理。软文/友链/推广/广告合作也可以联系我。